2025-04-10
模型名称:南北地震带北段三维速度模型1.0版本
完成人:张云鹏,王伟涛,刘影,于子叶,杨微,邹锐,梁浩然,李娜
研究区域: 南北地震带北段(95°/110°/30°/43°)
网格大小:0.25°×0.25°
台站信息: 固定台站、ChinArray II期,共1010个台站
台站观测时长:2009.01-2022.05
反演方法: 体波走时成像(TomoDD)
文献引用:张云鹏, 王伟涛, 刘影, 于子叶, 杨微, 邹锐, 梁浩然, 李娜. 2025.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走时拾取的南北地震带北段三维速度结构研究, 地球物理学报, 已接收.
资助项目: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(DQJB22R31—基于AI和台网震相的南北地震带北段三维P/S波速度模型构建)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42474093—基于多源多观测数据的南北地震带地壳速度结构研究)联合资助。
模型数据:txt文件
模型数据说明:
CASTLE_N-NSSB-1.0.txt.wrst.sea_level(CASTLE: ChinArray Seismic Tomography using Local Earthquakes—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近震走时成像),其中深度相对于海平面,文件采用文本字段存储方式,格式为:
经度(°) |
|
纬度(°) |
深度(km) |
P波速度(km/s) |
S波速度(km/s) |
模型图片:
图1 反演得到的不同深度的P波速度结果。Alxa block:阿拉善块体,Qilian orogenic belt:祁连造山带,Bayankara block:巴颜喀拉块体,West Qinling orogenic belt:西秦岭造山带,South China block:华南块体,Ordos block:鄂尔多斯块体;LHB:临河盆地,YCB:银川盆地,WHB:渭河盆地,SCB:四川盆地。F1:龙门山断裂,F2:玉树-甘孜-鲜水河断裂,F3:东昆仑断裂,F4:西秦岭断裂,F5:海原断裂,F6:祁连山北缘断裂,F7:阿尔金断裂,F8:贺兰山断裂,F9:六盘山断裂。
图2 反演得到的不同深度的S波速度结果。